低溫領域,根據(jù)樣本儲存方式可分為:液相和氣相,前者適配一類容器,后者也同樣,與后者適配的就是生物樣本庫液氮罐,它們有內部結構不同的設計。
前者,液相儲存類容器大家都熟悉,它的結構由外膽、內膽、夾層、頸管、蓋塞組成,內膽就是樣本和液氮存儲區(qū),它們共用一區(qū)。
所以,液相儲存模式就是直接將生物樣本置于液氮罐內,以液氮“蓋過”樣本為宜。
但生物樣本庫液氮罐內膽是做了分區(qū)的,液氮是液氮存儲區(qū),樣本是樣本,它與液氮罐將樣本全部浸泡在液氮中不同,而是將生物樣本存放于氮氣環(huán)境中,與液氮并無交叉。
它是如何實現(xiàn)這種既樣本和液氮分離,又冷凍樣本的“氣相”儲存模式呢?
以下為您詳細說明:
氣相儲存之所以能夠得以實現(xiàn),同樣歸功于其結構設計!
它的結構除了與液相重疊的外膽、內膽、外殼的上下兩個封頭和中間頸管等部分外,內膽中還設置了旋轉托盤,托盤以下是液氮,托盤以上是生物儲存空間,看似液氮和樣本分離,但實際上樣本存儲區(qū)是借助底部液氮蒸發(fā)為氮氣來降溫,實現(xiàn)低溫保存和冷凍細胞的目的。這樣的儲存模式不僅減少了交叉污染,還避免了爆管的風險,即便一管樣本密封沒做好,在容器內泄漏,沒有液氮作為傳播介質,根本影響不到其他生物樣本,所以才適合大規(guī)模的儲存使用。
生物樣本庫液氮罐就是這樣實現(xiàn)它特別的“氣相”儲存模式的!